二胡是我国流传最广、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富民族韵味的一种拉弦乐器,纵观其发展历程,它是由边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发端、逐步融入中原音乐文化后集大成的一件民族器乐瑰宝,是以汉族特色为主的传统音乐文化博采众长、薪火相继的一大成果。从民族音乐学(ethnomuicolo)的视角分析,需要研究的不仅仅是孤立的音乐本体,还应有形成这种音乐的社会、历史和文化缘由。
二胡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,其前身是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“奚族”使用的一种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乐器,因为奚人所用故称“奚琴”。宋代陈旸在《乐书》中记载“奚琴,本胡乐也,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,奚部所好之乐也。盖其制,两弦间以竹片轧之”。该书所载的乐器多为唐人传物,基本形制是竹杆、竹轸、竹筒,二弦系于琴轸的大头处,没有千斤,用一竹片夹于二弦间拉奏。“两弦间以竹片轧之”,已初步显示出古代拉弦乐器的基本雏形,也拉开了二胡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先河。
唐宋时期,“奚琴”又常被称作“稽琴”。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《宴荣山人池亭诗》中有“竹引稽琴入,花邀带客过”之句。之所以将“奚琴“改称为“稽琴”,据《晋书·稽康传》所载:“稽康本姓奚,后居稽山之侧,因改姓稽。奚字多有奴仆之意,又以名不雅似,故宋人多用稽琴之名”。同时,随着奚琴由北方向中原地区逐步流传,由于古代黄河以南地区的汉族习惯将边疆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,因此,唐代也将这种发端于奚族的拉弦乐器称为“胡琴”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云“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”。而到了北宋时期,沈括的《梦溪笔谈·卷五》中则有“马尾胡琴随汉车,曲声犹自怨单于”之句。形成于宋代的陕西榆林石窟第十窟的壁画中,也画有一飞天用马尾弓拉奏卷首、二轸、二弦、圆筒形琴筒的乐器。弓弦由竹片改用马尾,对于乐器的功能无疑是革命性的,它标志了中国传统的“弓弦类”乐器的正式产生,在二胡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元代胡琴的形制在《元史.礼乐志》卷七十一中有较详细的记载:“胡琴,制如火不思,卷颈,龙首,二弦,用弓捩之,弓之弦以马尾”。到了明代,胡琴的形制有了进一步发展,尤子求《麟堂秋宴图》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已非常相似,琴杆,琴筒,琴轴均为木制,琴筒一端蒙蛇皮或蟒皮,另一端置雕花音窗。张二弦,用马尾竹弓夹于二弦之间拉奏,并置有千斤,是现今二胡的前身。
明清时期,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及各地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的兴起,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,并根据不同地域及风格需要,逐渐演变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拉弦乐器。到了近代,胡琴已发展为近50个品种的弓弦乐器的大家庭:如京剧伴奏中的京胡、豫剧和河北梆子中的板胡、广东音乐中的高胡、河南曲艺中的坠胡、沪剧中的申胡、越剧中的越胡、蒙古族的马头琴、维吾尔族的艾捷克等等。而其中流传最广、使用最多的就是二胡,民间也有称为南胡、二弦、嗡子和胡胡的,名称虽多,实际上都是同器异名。整体结构通常由琴头、弦轴、琴杆、千斤、琴码、琴筒、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,琴筒蒙以蛇(蟒)皮,筒上装木制琴杆,杆顶设二木轸,木轸至琴底张弦,以竹张弓,马尾纳二弦间。近百年来,二胡加快了改良的步伐,如将丝弦改为钢丝缠弦,木轴采用机械转轴等。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形制,大都不采用“卷龙首”(龙头形状),而是半月牙弯形状,比较秀气,共鸣箱有六角、八角等多种形式,琴弦多为金属弦或金属缠弦,琴弓为马尾所制,内外两根弦定弦为五度。新中国成立后,二胡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除了常规的形制外,有时为表现浓郁的地方特色或演奏特定曲目的需要,还出现了一些特殊形制,常用的有:低调粗弦二胡(俗称“二泉琴”),长城二胡、双千斤二胡、长杆二胡等。二胡形制的发展演变,也在不断丰富和增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