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新闻中心  > 二胡结构  > 独弦琴——京族弹拨乐器

独弦琴——京族弹拨乐器


商品详情

 我国的京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、钦州等地,据1982年统计,人口有11000余人。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,但京族人大都能说汉语,使用汉文。

长期以来,汉族优秀的诗歌、戏剧、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早为京族人民所吸收,如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、北宋苏轼的《赤壁怀古》、民间传说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董永的故事》和戏剧《二度梅》登载京族地区流传很广,影响很深,其中的一些经过敏间艺人的加工改编,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的艺术形式。京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“跳天灯”、“跳乐”、“花棍舞”、“跳竹杠”等,都在哈节时表演。京族民歌包括劳动歌曲、山歌(海歌)、风俗礼仪歌、儿歌(包括摇篮曲)、小调叙事说唱等,曲调丰富多采,旋律优美流畅,韵律非常独特。京族人民的生活中,几乎处处离不开民歌,婚丧嫁娶、喜庆节日,特别是在哈节中,更是歌舞不断。京族弹拨乐器有独弦琴、三弦等;打击乐器有竹杠、竹梆、锣、鼓、钹等。

独弦琴,京语称为“旦匏”,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、澫尾、巫头等地。

《新唐书》云:“独弦匏琴,以斑竹为之,不加饰,刻木为虺首【注:虺(hui)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】张弦无轸,以弦系顶”。与现在民间的独弦琴无异。民间的独弦琴有竹制和木制两种:竹制者,以长约100厘米、直径约12厘米的大半边毛竹做音箱,劈面朝下,小端为头,大端为尾。木制者,音箱长100厘米,头部高约6.5厘米、宽约8厘米,尾部高约8厘米、宽约12厘米;侧板用硬杂木,厚约1.5厘米;面板和底板用桐木,厚0.2——0.3厘米;面板呈拱形,尾端底板有一方形缺口,便于系弦。两者弦轴均为木制,从琴尾侧面插入音箱。竹或牛角制摇杆,竖插于头部,长约30厘米,尾呈弯弓状。杆上装喇叭状葫芦。金属弦一端经琴尾面板小孔入音箱系于弦轴,另一端穿进杆上喇叭系于摇杆。扁形竹片挑棒,长约15厘米,宽约0.5厘米,挑弦一端细而尖。

演奏时,置琴于两腿之上或琴头置于腿、尾部用它物支撑,亦可置琴于架上。右手握棒挑弹,外侧掌边轻触琴弦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处,俗称切弦,挑弹后迅速离开,发出切弦振动的泛音和全弦振动的基音。左手握摇杆推、拉,改变琴弦张力,能使每个音降低纯四度、升高大三度。


相关视频